11月17日是国际大学生节。如今,已走过69个春秋的国际大学生节,已经成为张扬大学生个性,展现校园文化的一个基点。在山东师大长清校区,就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对书香的坚守感动并温暖了寒冷中的师大学子。
校园报摊:买不买没关系,随便看
在长清校区综合教学区入口处一侧,两辆移动报摊车经常摆放在那里。每天,上下课经过的众多学子都会去报摊车前翻一翻报纸和杂志。“买不买没关系,随便看,我们不会赶,更不会逼着买”,报摊的值班人员刘永菊对记者说,“大部分同学都只是来翻看一下,买的人却不多,毕竟现在报刊都涨价了,而且很多文章在网上也能看到”。
据了解,长清校区的移动报摊由学校一位教师发起和创办,经营规模小,经营模式也不完全市场化,负责售卖的学生工作性质类似于勤工助学岗,他们有一定的固定工资,此外还根据销售情况给予一定提成。谈起自己当初成为一名报摊值班人员的经历,刘永菊说,“大一时我和同学来这里看报了解到这一信息,觉得这份工作挺好的,既能读报学习又有报酬,同时还能增加工作经验,为同学们服务,所以就加入了,并一直坚持了下来。 ”当被问及遇到的困难时,刘永菊说:“因为在室外,恶劣天气对我们的影响比较大。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狂风肆虐,我们都要出摊。夏天骄阳高照,我们得一直坐在那里。虽然有遮阳伞,但是值班的女生一个人撑不起来,也只好戴个帽子或者拿本书挡一下。但有时也挺感动的,有一次光照实在太强了,我想要撑遮阳伞。这时,一位看报的男生看到后主动帮我撑好。那一下午,天气虽然很热,但是我觉得心里很凉爽。 ”说到这里,她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深秋季节,已是冷风凛凛。记者在值班人员张洪杰指导下体验了一番售报生活。刚开始摆摊,记者就瑟瑟发抖,手也被冻得通红,而值班的张洪杰却从容不迫地熟练摆放好报刊。终于盼到一位学生来到报摊前,记者紧跟着去询问,该生却表示只是随便看看,这让记者有些失落。“别急!有的同学就是只来翻翻看看,我们经营报摊的初衷也并不完全是卖报刊盈利,能为同学们提供一个看报的平台也是其价值之一”,张洪杰对记者说。记者试着用一种平常心来面对到来的学生,但是依然认真地监督前来看报的学生,生怕有人不付钱直接拿走。张洪杰看出了记者的心思,说:“别担心!买报人不会赖账的。我工作一年多,报纸销售额从来‘不差钱’。 ”如此看来,报摊是大学生诚信的检验场,还是诚信理念的传播台。
下午4点半左右是学生下课时间,此时,报摊前热闹起来,学生读报翻书,好不热闹,张洪杰却只低头读自己的书,只在有人问价或寻求帮助时她才会微笑地作出回应。看似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实际上却是一种报摊人对大家的信任和考验。临近6点,路灯已发出了黄晕的光,有人还在报摊前翻阅。“本来现在应该收摊的,但是看到有的同学很认真地站在这里读报,我真的不忍心打扰他们,以至于经常天黑时才收摊”,张洪杰告诉记者。此时,大部分学生已经吃完晚餐赶往教学区,而已在冷风中坚守了4个小时的她,还没有吃晚饭。
爱心书屋:让爱心在读书之地传递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这是刘向对书籍重要性所做出的诠释。经过八年的沉淀,360环球在线注册“爱心书屋”由幼稚走向成熟,由鲜为人知到有口皆碑,成为了学子们除了图书馆之外借书的第二选择,也成为众多学子交流读书感悟、分享优秀图书的重要平台。
2006年6月,360环球在线注册团总支依托常青藤爱心基金会的帮助,正式建立集爱心服务、勤工俭学于一体的微型书库——爱心书屋。建立第二天就迎来了第一批由2002级毕业生捐赠的各类书籍五百余本,“书屋里的书主要是每年的应届毕业生和部分老师捐献的,其他的书籍采购就靠学院每年的固定拨款了”,书屋的志愿者王英杰告诉记者。
爱心书屋刚建成时,图书资源短缺,加上办公室有限,书屋只能与360环球在线注册会议室共居一室。 2013年12月,爱心书屋搬到了360环球在线注册在综合教学楼A区的社团活动室,并将原有的木制书架换成了铁制书柜,将所有的书籍重新进行了整理,让书有了一个安稳的“家”。迄今为止,爱心书屋内共有文学、政治、英语、综合四大类十小类图书两千余册。现有志愿者2名,管理员5名,负责人3名,每个星期轮流值班,保证书屋正常运行。“一本好书,凝结着我们对知识的珍视与渴望,对学弟学妹的真情厚意”,这是记者在一本书里找到的往届毕业生写的寄语,这样的话语还有很多,师大校友留在爱心书屋的不仅仅是给学弟学妹的一本书,更是他们对母校质朴而又真诚的回报,他们在捐书的同时也用爱心在母校建筑起一个精神家园。前来借书的张子颖对记者说:“我觉得爱心书屋就是一个书籍交换传递的平台,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比起图书馆多了一种互动交换的感觉。我经常看到扉页上捐赠者写的话,读到时觉得好像我们之间进行了对话。 ”在书屋的书柜里,有一个笔记本,上边记录着来借书或捐书学生的留言,他们将新捐了什么书或想看什么书写在上面,方便后来的人找书或者捐书。翻开记录本,记者看到上面列出的都是一些名家大作和新晋作家的书,而且大部分都已被捐到书屋,这些书正在滋润着那些需要它的师大学子的心灵,引导着师大学子更加诗意地栖居在师大校园。
清微书店:要成为师大校园里的文化地标
在长清校区第二餐厅的一楼,那些冷饮甜品、饰品服装店面的装修大多很夺目,很吸引人的眼球。但有一家店的装修却格外素雅,那就是清微书店。书店面积不大,素色的书柜三面靠墙,各类书籍摆放得整齐有序,印花的书桌放在书店中央,这使小小的书店充满了浓郁的书香气息。这家书店由山东师大学生出资经营。店主之一的牟泽鑫是2014届毕业生,他对记者说,“其实我与书还是有着很深的渊源的。听说过牟氏庄园吗?这是我们家族的,我的家祖牟宗三正是研究新儒学的,他师承熊十力先生,是先生的‘三大弟子’之一,一生都致力于学术研究。我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一方面受家族的熏陶,另一方面自己平时爱读书,所以开一家这样的文学书店,是我从小的梦想。 ”
午餐时分是第二餐厅人流量最大的时候,几乎每个店面都人满为患,但是这家书店的客人却似乎有些少。对此,店主也表示:“的确是这样。网购和电子书的流行,对实体书店是有冲击的。 ”对于未来的发展,店主说:“我们并没有想很多,也不是指望卖书赚钱,能赚够房租我们就很高兴了。你别小看这家小书店,它能够为爱读书的同学们提供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往大了说,我们的学术氛围也许会更浓厚,而且这也是我创业的一次锻炼,相信我能够坚持下去。 ”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对那些购买文学性很强的小众作品的顾客,店主总是很大方地主动打折。“这些书文学性很强,既然他想买说明他喜欢读,我们不赚这些爱读书人的钱。 ”但问题随之而来,不盈利书店何以生存呢?“我们可以帮着订做班服,还可以为同学们预定考研教材,我们可以赚些钱维持书店的运营。 ”店主如此解释道。确实,书店存在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卖书,更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内涵,在采访的最后,店主自信满满地对记者说:“我们要做山东师大最与众不同的书店,成为师大校园里的一个文化地标! ”(记者:王跃 白欣雨 刘仲明 摄影:王海垒 丛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