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学校资深教授周均平老师讲座《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及其美学精神》成功举行


2021年12月12日 21:21  点击:[]

12月9日晚上,山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周均平老师讲座《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及其美学精神》在教学三楼报告厅成功举办。360环球在线注册院长孙书文教授主持,学院三百余名师生现场聆听本次讲座。

周均平教授首先介绍,我们今天强调中国传统自然观,目的是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审美关系作出回答,这一关系已经成为全世界和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然后,周老师对讲座题目中的关键词和主要概念,如“自然观”、“自然审美观”、“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作出了界定。他强调,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在世界上发展最早、最丰富、最充分、最成熟,理论观点独树一帜,且形成了山水诗、山水画、园林等独特形象表现,在当下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次讲座重点论析了三个问题: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相关研究、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的主要历史形态以及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的内在(美学)精神。在切入三个问题之前,还需要明确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生成的基础。周老师将这一生成的条件放置在从经济社会基础、文化哲学基础、自然环境基础三个方面,作出了清晰条例的梳理。

首先是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相关研究。也就是对该问题研究历史和研究动态的关注,这也是做研究的基础。从国内来说,对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的研究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70年来的研究可分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步期、20世纪八九十年代拓展期、新世纪以来深化期三个阶段。而从研究内容看,可以划分为审美范畴研究、文化学或审美文化学研究、具体文学艺术样式种类的研究、主题学研究、代表性理论著作和作家作品研究、比较研究六部分。国外方面,对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的研究反而起步较早,且成果丰厚。日本、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这其中小尾郊一、顾彬、侯思孟等人的研究颇值得关注。国外的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也有遗憾,比如一些研究不能摆脱西学影响,并且存在视角受限、研究对象有局限、支撑材料较单薄等问题。

第二个问题为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的主要历史形态或范式,主要表现在比德、比情、畅神三方面。比德主要是将自然物的特征比附于人的道德特征。例如梅兰竹菊成为“四君子”,就是比德的应用。其次是比情审美观,主要将自然运转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其中董仲舒“天人感应”的人与自然异质同构的相关论述是比情的核心论述。比德和比情同属类比思维方式,但后者抓住了情感这一审美核心,将天地自然“情话”更能反映审美的本质。而从比情出发,也形成了“怀春”、“悲秋”等多个审美范畴。因此,比情自然观应是重要的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论述。最后是“畅神”自然审美观,即强调自然美可以使欣赏者情感得以抒发。畅神可追溯至庄子,发端于汉代,兴盛于魏晋。畅神与比情相比,已经摆脱了“比”的方式的束缚,这就拓阔了范围,使得抒发情感的深度更深,程度更丰富,形式更自由。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正经历了这三类审美观的嬗变。以此,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历史发展的逻辑得以彰显。

第三个问题是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的内在(美学)精神。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即世界整体的大宇宙与人精神的小宇宙合一。比情、比德的哲学基础即在此处;生命精神(生生美学),即强调自然中的生命意识;崇尚“自然”精神,即一切以自然为最高准则。

讲座末段是自由提问环节,现场本科学生积极提出问题。例如有的同学提问黑格尔对自然美的看法与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的联系。周老师也为在座学生一一作出了解答。

讲座最后,孙书文院长做出总结。他指出周均平教授的讲座展示出两点精神,一是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比德、比情、畅神不仅是审美理论,更在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身边,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去发掘,世界便会有不同的呈现。另一个是世界的复杂性。复杂即是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中的复杂性,也是当今世界的复杂变化。同时,学院近期为本科生开展的三次报告,更是打开了一个复杂的艺术世界。复杂或许也是大学生活的应有状态。孙院长希望各位同学能在世界的复杂中汲取营养,提高认识,不断丰富自己。至此,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拍照:刘睿芝

撰稿:尹旌霖

审核:李金波

终审:孙书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