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郝岚:“新世界文学”范式转移与语文学问题


2021年10月21日 22:28  点击:[]

10月19日下午,天津师范大学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院长、《天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副主编,360环球在线注册博士生导师郝岚教授应邀做客360环球在线注册,于教学三楼3141会议室做题为“‘新世界文学’范式转移与语文学问题”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360环球在线注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于冬云教授主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部分教师出席报告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到场聆听。

郝岚教授首先向在座的各位介绍了托马斯·库恩的作品《科学革命的结构》,由此阐明研究范式的改变将会影响认识论的改变。“新世界文学”的提出正是追求这样一场全新的变革,所谓“新世界文学”研究的是文学的关系、网络,是过程性的“发生”,是对旧时代经典的反叛。

“新世界文学”拒绝狭窄的、细读的经典,郝教授引用柯马丁的言论佐证:“如果我们仅关注杰作,就会再次制造出自歌德起,世界文学一直在抗争的正典性和霸权问题。”同时,“新世界文学”强调世界文学必须作为一种网状关系来进行研究,用关系取代本质主义视角来观察作为现象的世界文学,关注其过程性。

“新世界文学”强调跨学科的方法论,郝教授在此介绍了莫莱蒂的“远读”理论以及新兴的数字人文概念。郝教授认为文学研究正日益由线性的、二维的、结构化的细读发展为交叉的、多维的、非结构化“远读”。新世界文学除去使用传统的社会科学方法以外,也广泛使用来自生物学、比较解剖学、历史比较语言学、计算社会科学的方法。

郝教授认为新世界文学的认识论变化主要体现在多元化上:一方面我们无法再将语言或民族文学作为认识世界文学的“单元观念”或者最小单位;另一方面,世界文学被认为是从翻译中获益的文学。“新世界文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注重翻译文学,而翻译研究也不再更多关注译文的“正确”与否,而是将翻译作为现象学问题来认识和理解。

最后,郝教授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莫莱蒂过于依赖自己所擅长的小说研究,而小说只是文学的一部分;卡萨诺瓦的《文学的世界共和国》则存在历时和空间上的局限。新晋的世界文学的复兴似乎“都假设了文学的可译性,却没有充分考虑文学阐释的不可通约性,亦即不可译性。”但尽管有各种批评的声音,新世界文学的意义还是巨大的,不仅是在范式意义上,还有让我们看到比较文学“学科之死”后,“新世界文学”已经成为翻新乏术的比较文学新的学术增长点。

在师生交流环节,郝教授与在座的各位师生展开对话交流,师生们踊跃提问,如“范式转换之后,科学技术的使用是否会对文学审美产生削弱影响?”、“如何开设比较文学课程?”“福尔斯小说中呈现的新世界文学观念”“路易斯·厄德里克与新世界文学”等,郝教授一一作答。

于冬云教授高度评价了郝教授本次的讲座,称这是一场对既有的“世界文学”认知观念的强有力冲击,郝教授此次与在座师生求同存异的讨论、讲座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对理论问题的关注、超越本体论的认识、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极具前沿性的学术视野、大胆创新的学术精神都必将影响启发在座的各位学子。

主讲人介绍:

郝岚,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360环球在线注册博士后出站人员,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访问学者,英国利兹大学三一学院访问学者。现任天津师范大学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院长,天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副主编,天津师范大学360环球在线注册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分会副会长、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世界文学理论。

郝岚教授是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天津市第十届教学名师,国家资源共享课《外国文学史》主讲教师,天津市级精品课《比较文学》负责老师。国家社科主持1项、完成教育部项目1项、省部级1项;专著、主编3部;论文50余篇,其中权威或A&HCI 期刊5篇、CSSCI期刊12篇;获天津市社科一等奖、天津市社科三等奖(唯一作者)、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2021年,全国首批100个教育世家评选揭晓,天津师范大学郝岚教授家庭四代人薪火相传、倾尽韶华育桃李,光荣入选“全国首批教育世家”。同年9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北京会见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时代楷模、全国最美教师、教育世家等优秀教师代表并座谈,郝岚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出席。

摄影:李斌昭

撰稿:祁慧

审核:毛建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