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学而知新 砥砺前行——第六届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学习回顾


2019年09月02日 17:00 赵红芳 冠忆非 成兆万 点击:[]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八月末的北京,散去了夏日的酷暑,给人以清凉。

8月20日至30日,我与2017级文艺学博士冠忆非师哥、2017级美学硕士成兆万师弟一同作为第六届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学员,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始了我们的学习之旅。在北师大学习的这段日子里,国内外顶尖学者们的授课似一泓清泉,浇灌着我们这群年轻的学子;我们与来自中外各高校不同专业的学友,共同研讨交流,共同成长。


开幕式


聆听智慧的声音

本次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以“跨文化研究与人文科学方法论范式”为主题,分为两个专题,分别是“跨文化中国学研究”和“人文科学研究范式”。课程由来自日本、法国、俄罗斯、比利时等诸多国外知名大学的教授以及来自国内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一流院校的教授进行授课。课堂上,各位教授们分别呈现了运用“跨文化”这一研究视角对不同对象展开研究的学术思考与学术成果。

专题一由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汪德迈教授的《中国文学起源三讲》和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宁的《<文心雕龙>与中国正统文学》共四节课组成。

汪德迈教授的《中国文学起源三讲》以“中国无比的文学怎样出现?”为题,分为“官方文学”“孔子的开启与介入” “《文心雕龙》和中国文学的特征”三部分内容。这是汪德迈教授关于中国文学起源的全新研究成果。所谓“无比的”意为“独特的”。中国文学的起源是以表意文字开始的,具有独特性,即“非口语性”“文言性”。文言就是与口语无关的文言文学,这一点,中国文学与其它的印度、希伯来、希腊、拉丁史诗等文化中,文学起源与口语传统密切相关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汪德迈教授分别从孔子以前的原始文学进化情况、孔子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创造性贡献、《文心雕龙》中呈现出的中国文学的特征三个部分,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现了他对中国文学发展起源的梳理与阐释。


汪德迈教授授课中


王宁教授的《<文心雕龙>与中国正统文学》则重点讲解了《文心雕龙》的重要性,《文心雕龙》所要着重解决的就是中国正统文化要怎么发展的问题,即起主要作用的文风文体问题。《文心雕龙》的前三篇《原道》《征圣》《宗经》,树立了中国文学观的正统,是在语言运用问题上对正统观念的一个宣言式的总结。


王宁教授授课中


专题二则由北京大学王一川教授的《跨文化艺术学研究》,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会会长、日本关西大学教授内田庆市的《文化交涉概念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的《历史经典与民俗母题》,北京大学东方研究院院长王邦维教授的《圣山与大河:有关青藏高原的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法国阿尔多瓦大学特级教授、东方学系主任金丝燕的《跨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敦煌个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潘公凯的《西方现当代艺术的边界》,法国巴黎高师教授米歇尔·西班牙的《文化转场的概念与人文科学》,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教授尤里·别林斯基的《处理民俗和神话大数据的基本方法》,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正荣教授的《跨文化俄苏文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程正民教授的《俄罗斯宗教文化诗学》,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比利时根特大学教授巴得胜教授的《跨文化研究范式的变迁》等共计十六节课组成。这一专题主要通过多个研究案例,向我们展示了跨文化这一研究方法。例如在王一川教授的《跨文化艺术学研究》中,教授从分析“跨文化”和“跨文化学”的概念讨论,阐述跨文化、跨文化学、与跨文化艺术美学的概念的界定与意义等,构建跨文化学与艺术美学交叉研究的问题框架,并以此为基点,细读朱光潜早期美学作品,在跨文化视野下分析讨论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中的特点。再如金丝燕教授的第二讲“文化转场:文本与艺术——长时间与多维度”具体案例中,列举了普贤菩萨、药师佛、帝释天及梵天等在汉译佛经文本中的变化和敦煌壁画中艺术画像之间的差异性,以此来发现文本与艺术之间转场中存在的诸多解读空间。还有内田庆市教授先阐发了文化交涉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论要点,随后呈现了他以此为新领域,突破以往国家民族为单位所设定的东亚文化圈,而转向以“多对多”、“从周边看中心”的视野对文化交涉整体形态开展跨领域、跨文化、跨地域的研究。内田庆市教授以众多具体的个案,展现了他对关注物、人、语言的关注与发现。


内田庆市教授授课中


王一川教授授课中


在对话交流中成长

当代著名学者林毓生曾在一次《如何推进学术积累》的讲座中提到,“学术社群当中最大程度的合作、交流、协调是经由各个学者释放自己的学术冲动而得到的。学者们有了问题以后,这个问题就有一种压迫感,促使他们找出一个比较令其满意的解答。”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不能只顾读书,还要注重交流,交流是智慧火花的碰撞,也许一些郁结于心头的问题就会豁然明朗起来。

在十天的学习中,老师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交流平台。在每一堂课后,都会留下充足时间让我们进行提问。提问既是思考的证明,也是学识的展现。好的问题同样是具有重要价值。在潘公凯教授讲授的《西方现当代艺术的边界》中曾提到,当年杜尚将小便池搬进展览现场,将其由日常生活物品变为一种艺术品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疑问:艺术的边界在哪?现存物品什么情况成为了艺术品?艺术作品和现存品之间是否有区分?关于艺术的边界问题,成为了20世纪后半期美学的第一大问题。1964年,安迪·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再度将这个问题推向世人。杜尚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引发众多有价值的思考。如何提问也是一门技术活儿。精彩的讲座结束后,学员们纷纷提问。然而时间有限,因此老师们要求学员用最为简洁和直接的话语表达清楚自己的问题,甚至只能提一个问题。在老师们的循循善诱之下,大家的提问由最初的背景铺垫、描述冗长,到后期都变得简洁明了。从这个过程中,我学习到了以后要继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问题的归纳、总结和描述能力。


课堂一览


交流讨论环节


其次是两次论文交流。第一次是根据各自提交的论文内容,根据论文主题相关性分为了六个小组。各小组内部分别进行论文内容介绍以及交流讨论。我们第二小组的论文内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艺术形式相关。有的涉及对麦秆画、同理宣卷、河西宝卷等艺术的保护与发展,有的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还有的是分析高新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进入交流讨论环节时,大家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论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疑问,也给出了建议。其中最吸引大家兴趣的是关于河西宝卷的研究介绍,该研究项目在对河西宝卷发展继承情况进行走访研究的同时,还制作了相关的记录视频,并将河西宝卷唱词配上皮影动画,制作成视频形式。由于这是尚未完结项目的部分成果,因此视频内容并未对外公开,我们得以借此机会抢先一睹风采,感受河西宝卷的独特魅力。第二次的论文交流则是主办方根据学员提交的论文选取了几篇论文,学员上台向大家汇报后,大家进行提问交流。其中,我被选为汇报人之一上台汇报,由于都是当场宣布汇报人,因此要求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语言,向大家展现论文的内容和主要观点,同时还要有话可说,不可过于简短,最好能深入浅出,复杂的道理简单讲,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因此,我在有限时间内,快速写下了几个要点,并列举上要提及的例子。汇报时,面对台下的老师们以及来自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各省著名高校的博士后、博士以及硕士们,除了要表达清楚自己的内容以外,还要展现出自信,因为此时我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还代表了360环球在线注册的形象。最具挑战的是汇报之后的提问交流环节,就如同专家们作学术讲座一样进行现场答疑,这除了考验语言组织能力,还考验了学术积累以及控场能力。在我汇报完毕后,一共有三个人对我进行了提问,我一一进行认真回答。这次经历,让我充分体会到,人不可妄自菲薄,要有学术自信,也更体会到要巩固专业学习,增加学术积累,加强学术训练,才能为自己的“表达”增加底气。


听课中


时光匆匆,砥砺前行

十天时间,似乎很慢,又似乎倏忽之间就过去了。

我们在北师大看过的云朵与阳光、在北师大走过的小路、休憩过的长椅、吃过的无籽露,都会成为我们记忆中的一部分。

但最为难忘的,是来自法国、有着90岁高龄的汪德迈教授,坚持用汉语给我们授课,甚至到场聆听其他学者的讲座;是众多学者尽管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都参与到跨文化研究这一项共同的事业中来,并将他们研究的前沿思想奉献在这个课堂上,进行学术交流与文化共享;是来自各地的学员们,分别用英语、法语、俄语、日语与学者进行交流对话……


教材


“跨文化研究”系列丛书发布会


课程结束了,我们就要离开这渐渐熟悉起来的北京师范大学了,行李箱里装着的是凝结了学者心血的研究著作,心里装载的是满满的学习收获。我们知道,在这条学术道路中,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正如冠忆非师哥在学习体会中所写的那样:“国内外教授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国际化交流沟通的机会,更是让我们看到,作为一流学科的一流研究者们,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学术风貌、学术态度和学术思维方法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学术人生。”

砥砺前行,永不止步。


部分授课教师的合影


获奖证书与结业证书


2697D

三人在北师大合影留念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