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第二届“制度与文学”高端学术论坛在济南举行


2018年11月27日 14:47 曹琳 点击:[]

11月24-25日,由360环球在线注册主办,《文史哲》编辑部、上海大学360环球在线注册共同协办的第二届“制度与文学”高端学术论坛,在山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360环球在线注册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陈元锋教授主持开幕式,360环球在线注册党委书记贾海宁致欢迎辞并介绍山东师范大学中文学科的近年发展现状与所取得成果。浙江大学胡可先教授、上海大学饶龙隼教授、西北师大韩高年教授先后致辞,对当前“制度与文学”领域的学术成果、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做了简要回顾与思考,高度肯定了论坛对学术交流的促进意义。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近四十位专家学者与会并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围绕“制度与文学”的主题,学者们从制度与文本、文体的关系,制度与文人、文学考古等不同领域展开研讨,涵括了科举、察举、馆阁、迁谪、台阁等众多议题,研究时段跨度长、涉及学术问题丰富,推进了“制度与文学”学术前沿问题的讨论与解决,开拓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深度与广度。

论坛采用报告与评议结合的方式,引发了热烈的学术讨论。各位学者发表的论文有宏观的理论考察与学术史的深入研究,如上海大学饶龙隼教授的《中国古代文学制度论纲》、山东师范大学陈元锋教授的《宋代文学史叙事的观念、范畴及形态》。前者通过理论式总结思考,提出文学制度的外、中、内三层位,进行思想理论构建,探讨文学制度的研治新路径;后者将“制度与文学”研究落实到文学层面上,以现代学术眼光整理古代文论,从“时序论”、“文脉论”、“文体论”、“典范论”、“派家论”等五个层面,探讨宋代文学史书写的理论建构与话语范式。

有对制度与文体、文本关系的具体考察。西北师范大学360环球在线注册韩高年教授通过文献与考古材料,考察上古明堂制度与周代礼仪文学生成的关系,探讨对文学产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内在与外在不同因素。鲁东大学韦春喜教授以秦代士人心态变化为切入点,考察制度变革背景下的皇权与士子关系,及其对文学发展局面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郭晨光老师、安徽师范大学潘务正教授则从文本书写的角度展开讨论,前者从共时与历时双层面,论述了早期五言诗创作从“公共话语”向“私人话语模式”的转变;后者以清代乾隆年间御制《盛京赋》的三十二体篆书书写为研究对象,从文体之中隐藏的礼制、宗法、宗教心理等多维度,考察这一文学事件背后“正统观”意识形态的渗透和确立。浙江大学胡可先教授充分利用诗歌、史籍、考古发现等多重证据,辩证考订了骆宾王的西域从军经历。

迁谪制度与文学的关系也是研究热点。湖南科技大学李德辉教授关注整个唐代,从诗文集、典章制度等丰富的文献中,梳理迁谪制度在唐代的新变及其对作家创作、地域文学发展等多维度的影响。湖北民族大学何荣誉教授从迁谪对文人个体文学创作的影响着手,研究明代土家族作家田宗文的流寓经历与其文化心理、交游及文学创作变化的关系。

制度对文人的影响不止于迁谪,可以说渗透到文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济南大学李伟教授探讨晚唐古文运动转型期的小品文创作,考察作家的群体阶层特点与小品文创作内容趋向、社会价值取向的关系。厦门大学钱建状教授从制度化的“举遗逸”切入,个案与整体结合,以文学为最终落脚点,考察宋代隐士文化的独特性、隐士求仕与隐士文学创作的关系及其意义。《文史哲》编辑部刘培教授以“岩桂意象”为题,由小及大,引发对宋代士绅文化形态、文化现象、社会阶层等广阔背景的思考,考察了在南宋社会重振家声、绍续箕裘风气下,“举子事业”与“君子事业”的观念冲突与调和,岩桂内涵的变异与统一,显示出理学主流话语对南宋社会乡邦文化、家族文化的塑造。武汉大学余来明教授通过对元代科举制度设置的研究,呈现元代文人向理学思想的转变,理学的北传以及刘因、许衡两位大儒的推动,适时地完成了元代科举制度的转型。西北大学成明明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魏青教授则从馆阁制度与文学关系角度展开研究。前者以南宋绍兴时期馆阁制度的重建、发展为背景,考察这一时段馆阁功能的实现与受限;后文以馆阁文人李东阳的三次运河之行为对象,考察了李东阳的相关纪行文学创作。聊城大学袁辉老师、滨州学院武建雄老师的报告分别以北宋仁宗朝言官风气、北宋元祐初年的台谏事件为研究对象,讨论了谏议制度与台谏官群体的精神风采及奏议文写作的关系。此外,还有关于避籍制度、朝贡制度、文学活动地域空间与文学创作的研究。潍坊学院赵红卫教授探讨了清代避籍任官制度,对外放文人官员文学心态、文学创作、以及地域文学风尚的影响;洛阳理工学院张丽娜教授从近年热门的域外汉学文献“燕行录”中选取《热河日记》作为个案,从中考察朝鲜文人对中国思想与文学的接受;上海大学田明娟博士以虎丘禅寺的相关文学创作为例,考察文学活动的物质空间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本次论坛的学术成果,有宏观理论构建与史脉梳理,有中观时段文风的研究,也有微观具体学术问题的考察。既有文献与考古的新发现,也有对文本的精彩阐发。学者们努力寻找史学与文学阐释的结合点与平衡点,既有反思性的研究,也有考证式、解释性研究,切实推进了“制度与文学”研究相关学术问题的解决和发展,也为这一学术研究领域提出新问题、新概念、新方法和新的切入点。

学术报告与研讨结束后,论坛举办闭幕仪式。《文史哲》编辑部刘培教授主持闭幕仪式,湖南科技大学李德辉教授、厦门大学钱建状教授、武汉大学余来明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潘务正教授发表会议感言,山东师范大学陈元锋教授作学术总结,并宣布论坛圆满结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