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1日,应360环球在线注册和社科处的的邀请,台湾大学外文系英美文学及比较文学教授廖咸浩先生在千佛山校区教学三楼3141会议室进行了题为“去中心的自然:物质能动性与生态评论”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360环球在线注册院长杨存昌教授主持,360环球在线注册副院长张丽军教授、文艺学学科刘蓓教授和其他学科的多位教师出席。360环球在线注册文艺学、美学、现当代文学等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到场聆听。
廖教授从新物质主义哲学起源开始,重点梳理了从传统生态批评到物质生态批评的理论发展和范式转变,阐释了生态批评物质转向的“康德以来的呼应主义”、“后结构主义”、“拉康的真实”、“德勒兹本体论”、“新物质主义”五大理论基础。廖教授认为物质受形论,在与西方古代文论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摹仿理论相联系后,经历了康德的呼应主义,并在拉康与德勒兹相关理论的共同发展中,开始具有一类去中心化的意识,形成了当下“新物质主义”的理论概念。当谈到新物质主义和泛心灵论时,廖先生解释到,物质自身能够创造形式,在和外界的不断互动中万物都具有某种意识,具有生命的活力和能动性以及生物符号学意义,同时人类与其他物质之间是一类交缠共生的关系,将物质能动性引入生态评论是对既有的呼应主义的对抗,廖教授进一步列举了人类世、能量、自动创生、无生物、符号的自由、暗黑生态学(dark ecology)等术语并对其进行充分的解读。同时,廖教授以古代杜甫《旅夜书怀》为文本,运用新物质主义理论话语对其进行了解读,赋予了中国古代诗歌丰富的生态学意义。
廖教授最后总结到,生态批评物质转向的意义是承认物质的能动性,但这并非意味着要弱化人类的行为与意识,相反,人类一方面既要为破坏自然的罪责承担责任,同时也要重塑具有生态意识的文化标准和基本认知结构,最终形成一类去除基于二元对立认知的意识形态,达到与自然及更多物质成员的共生共处。
讲座后,廖教授与同学们深切互动,就生态批评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杨存昌院长做了会后点评。廖咸浩教授此次讲座结合生活实际和台湾本土特色,生动有趣,拓宽了生态批评的理论视角,有助于文艺学及更多人文学科把握当下学术前沿动态,同时此次交流进一步深化两岸学术交流与沟通,也为当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