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我院研究生参加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初中语文教研活动


2018年06月19日 16:27  点击:[]

为进一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探寻富有想象力的课堂教学有效路径,加强研究生培养校际教研平台建设,6月15日上午,我院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与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在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联合举办了初中语文教研活动。凤凰路学校教务处主任、博士龚天雁主持会议,执行校长、特级教师王兆贞致欢迎辞,省教学能手、济南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刘庆华出席会议并进行观摩指导。来自教育集团的济南五校区语文教师和我院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我院博士生导师、潘庆玉教授执教了《湖心亭看雪》一课。潘教授指导学生配乐美读课文,梳理文本结构,赏雪景,悟痴情。通过直观巧妙的设计,引导学生们运用古人绘画的方法来解读赏析文本,体味文中所用白描手法的艺术特色,为学生打开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潘教授紧紧围绕课文中“雾凇沆瀣,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和“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中的两处“与”字,循循善诱,点拨引导,启发学生探究作者视线的游移、视角的切换,读出“与”字背后隐含的作者悠闲自在的心境,悟出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超拔境界。随后,潘老师适时地补充了美学家宗白华的“飘瞥”、画家石涛的“神遇而迹化”及书法家王羲之的“如在镜中游”等相关美学阐释,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最后,潘教授以“看雪独往湖心亭,一片闲情‘与’字中”为课作结。听课的师生整堂课都沉浸在潘教授所营造的浓浓的诗情画意中,流连忘返。

 

 

赵学东老师执教《壶口瀑布》一课,基于学生的感受和疑问,在课堂上纠正学生们在预习时出现的错误,并解决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赵老师以梁衡的《壶口瀑布》与尧山壁的《陶醉壶口》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们将这两篇文章选入《散文选刊》的相关栏目,并谈谈理由,以此作为教学的支点,丰富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资源,打开了学生们的思维。接下来,赵老师补充了诗人光未然的《黄河颂》(节选),以况周颐提出的“吾言写吾心”作为理论指导,带领学生们深入文本体会语言,在带领学生们一遍遍地朗读节选的句子中,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体会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最后,赵老师以“壶口,我想去看看”结课,在座的学生们意犹未尽。

 

 

随后,赵学东老师进行了说课,为在座的老师分享其教学思想与教学设计理念。潘庆玉教授为在座的老师作了专题讲座。潘教授指出,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名篇解读概念化、模式化的问题,广大语文教师应立足课堂实情与文本的特点,打破套路化与模式化,备课时要多打磨教学细节,设计出有意义、有价值的语文课,带给学生更多的惊喜与感悟,把语文课真正上到学生们的心中。以《湖心亭看雪》为例,潘庆玉教授通过与其他特级教师对两个“与”字的解读进行对比,传达出自己的独特思考与教学理念,即换一个视角讲课文,备课时不要受教材、教参的限制,要主动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同时,潘教授强调,教学的切入点有二:一是对文章要有语感;二是读书要调动理论思维。要用第三只眼睛看文本,将课本中的原文变为自己内在的思想。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才能获得本质的发展,这对加深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高平以“敬意”“核心素养”与“文化视野大课堂”为关键词,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期待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构建真实的、有语文味道的语文课堂。

 

 

本次教研活动的举办,展示了教学设计的新理念,点燃了师生们思维的火花,促进了教学思想的交流,也开阔了大家的学术视野。这为探寻富有想象力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对促进我院研究生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附:

一片闲情“与”字中

——潘庆玉教授《湖心亭看雪》观摩课有感

 

济南市教育局基教处 刘庆华

 

2018年6月15日上午,潘庆玉教授在济南市高新区凤凰路学校给七年级和八年级合上了一节语文观摩课,文本用的是人教版中明代作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潘老师的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思考。

“虚”与“实”。潘老师是大学教授,亲自执教中学课堂实属难得。我说的“虚”是指他的课堂语言有别于长期在中学语文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课堂语言文学气息很重。“实”是说他的课务实。好的语文课应该就是“教得好,学得好,不怕考”。他没有摒弃文言文教学的“读”,通过“读”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来让同学谈自己的感受,让同学再次诗情画意地朗读,让学生评价“读”的水平。再如在讲“雾凇沆砀”时,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这几个字等等。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中学语文课堂中必须要有的意识,不能花拳绣腿,要真刀实枪。

“取”与“舍”。一堂课40分钟,时间之短,可谓“方寸之间”。一个真正的高手,方寸之间就可见真章,这里就有对课堂内容的取舍问题。按照常规的讲法,大致是导入新课、作者介绍、初读感知、语言品鉴、情感分析等。对初中生而言,40分钟之内走完这些程序还要有所收获实在是不容易,很容易把一堂课上成“程序课”,貌似结构严谨,实则水过地皮湿,教师忙乱、学生盲从。潘老师的课很好地处理这种取舍关系。他舍弃了一些无效或是低效的“程序”,而是重新为我们架构了一个更为雅致的逻辑:“勾勒——白描”。“勾勒”阶段用初读、再读、体味诗情画意、划出文中时间线索“四步走”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通过两幅国画(白描和重彩),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白描”的手法。然后问学生哪些地方用了白描。潘老师讲“白描”和“重彩”也是在讲文章,讲文章的难点。因为,我认为就本文来讲,语言是“白描”,情感属“重彩”。

“小”与“大”。明朝小品文不好讲,貌似无心之笔却蕴含无穷深意。要让学生领会要旨,就必须要从“小”处做起。潘教授在授课过程中,紧紧抓住了文本语言的细节,“小”到一个虚词:“与”。2017年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新版课标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凝练、整合成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者不是独立的存在,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甚至存在某种递进关系的,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这几个方面只可循序渐进而不可跨越。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对语文老师而言,课堂设计只有扎根于文本,学生才有无限生长的可能。潘老师这堂课就紧紧地扣住语言设计,比如在处理“与”字的时候,他设计了两个大问题:“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中的“与”和“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中的“与”是否能删除。我认为这两个问题设计地很巧妙,很“接地气”,又很“大气”。用一点统摄全局,用一个小小虚词引导学生捕捉文本精妙之处、体会作者隐匿其中的情感,还引导学生驰骋自己的想象,可谓一举多得。近年来,潘老师提出并积极倡导“富有想象力的课堂教学”“富有想象力的课堂设计”“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于此可见一斑。

“进”与“退”。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青年教师、“老教师”、教学名师和大学老师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潘老师这节课给了我诸多启发。青年教师重在“讲课”,要努力把课讲完且不出错;“老教师”重在讲“知识点”,备考经验丰富,总觉得语文成绩不能丢了,失守了考试成绩,就丢了老教师的“面子”。教学名师侧重于授课技巧和文本挖掘,能够灵活地掌控课堂展开教学,有“匠人”的手段,有自己对语文课的理解,也有语文老师的特质。那么,大学教授的语文课呢?他们不会慌张,不应付考试,不常年在中学,他们的语文课好像什么也“没有”,简单到只是一堂课。“无”即是“大有”。潘老师的这堂课也是如此,你看不到程序,看不到考点,看不到精巧的手段,但却让你觉得余味绕梁。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他的课知“进退”。“进”,是说教师前进,教师不是旁观者,不是低水平的活动引领者,应该是高层次的领路人,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变得深刻,比如他在讲两个“与”的时候,用到“视线的游移”和“视角的切换”。他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视角的时候,用宗白华“飘瞥上下四方”、石涛“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王羲之的“镜中游”等美学思想影响学生,阐明“一个张岱在船上,一个张岱在天上”,“超越客观的世界,艺术才是自由的”,这些语言既大胆又深刻。“退”是点到即止,只有教师的“退”才能成就学生的精彩。学生永远站在课堂的中央,这才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一堂课的价值也在于此。从潘教授课堂效果来看,学生从一开始的拘谨,到后来的争相发言,再到后来的深度理解,我们看到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和进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因为时间关系,潘教授只讲了一段,他用自己写的两句诗做总结:“看雪独往湖心亭,一片闲情‘与’字中。”我们知道,本文的感情更值得分析和品味,“余”“客”“舟子”的情感分析是本文的又一重点和难点。我相信潘教授肯定会把这个重点和难点变成又一个“亮点”。期待下一节课,也想知道后两句诗。

 

(作者系我院1999届汉语言文学专业优秀毕业生。曾任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导处主任、东校副校长;现任济南市教育局基教处副处长,兼任我院教育硕士合作导师;全国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山东省教学能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