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我院承办的文学期刊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产生良好反响


2016年12月13日 11:28  点击:[]

集体合影.JPG

 

12月3日,由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360环球在线注册和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承办的文学期刊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浙江、江苏、河南、山东等地的专家、学者3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结束后《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日报》等首都著名媒体立即发表文章或消息介绍这次会议,“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作家网”、“齐鲁网”等网站也发表或转载了有关文章,肯定了这次会议的成果。

文学期刊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近年来,学界出于对空疏学风的纠正,越来越重视原始期刊的研究。以回到“历史现场”的方式重新理解、评估现代文学现象。本次会上,与会专家就历史文献的重读、作家佚文的搜集、文坛事件的考辨、文学生态的描述等问题,展开了富有建设性的讨论。本次会议适值我院优秀毕业生刘增人教授等人编著的《1872―1949 文学期刊信息总汇》首次面世,对这套书的评议构成了会议的另一个议题。这套列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四卷本大型工具书,是刘增人教授五十多年文学期刊研究成绩的集中展示,也是近现代文学期刊整理工作中的一部集大成之作。与会专家从这套书的编辑思想、学术特点及其之于近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等方面,对其作出了高度评价。

《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以500万字、1510幅插图的篇幅,囊括了从1872年中国第一份文学期刊《瀛寰琐记》创刊到1949年9月底共77年间10207种文学期刊的刊名、刊期、创刊时间及地域、编辑人(所)、发行人(所)、印刷人(所)、休刊或复刊或终刊、主要栏目、主要撰稿人等主要学术信息。是同类工具书中的集大成者,更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学科的基础性系统工程。该著作在同类书籍中具有搜罗完备、体例科学、便捷适用的突出特点。

《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对文学期刊内涵与外延做出了科学界定,创设了 “纯文学期刊”与“涉文学期刊”两组概念。前者除涵盖传统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门类外,他如电影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外国文学、校园文学、女性文学、翻译文学等门类,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文学理论研究等领域的期刊,均应列入收集范围。所谓涉文学期刊,即涉及文学的非纯粹文学期刊,系指设有文学、文艺栏目,或以一定篇幅发表文学、文化作品,文学研究、文化研究文章的综合性、文化性期刊,电影、戏剧等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类”期刊,以及以一定篇幅发表文学、文化作品或文学研究、文化研究文章的其他专业性期刊,如校刊、学报、同学会会刊、同乡会会刊等。

《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还科学地界了文学期刊起、迄时间,自觉地规避了近代文学、现代文学、民国文学、新文学、二十世纪文学等名词、概念上的分歧与争执,如实地把文学期刊叙述的起点,定位在举国公认的中国第一份文学期刊《瀛寰琐记》创刊的1872年,而把终点定位在1949年10月1日前。从文学期刊的办刊模式、办刊主体等文学期刊最本质的要素看来,从1872年11月到1949年9月之间的凡77年,基本是都是以作家文人及出版机构办刊为主体,此后则整体性转换为以政府办刊为主体,由此形成刊物风貌的鲜明差异。这样的起迄时间,就在史实的取舍上获得了最大合理性,在学理上取得了被广泛认同的可能。

《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的科学性更表现在文学期刊名称的叙述范式上。中国文学期刊,因为同刊异名和异刊同名的实在太多,指称起来,就往往混淆彼此。单是名为《新青年》的文学期刊,至少有十几种。而《小说月报》则有前期与后期之别,其编辑范式与刊发内容,相差何止千里!该著编者从长期的文学期刊搜集整理中,自行探索设计了一种合情合理的表述方式,即在通常的刊名之后,以圆括号加缀创刊时间与地点,形成《小说月报(1910・上海・前期)》《小说月报(1940・上海)》《语丝(1924・北京、上海)》《新月(1928・上海、北京)》的刊名模式。如果文学期刊的刊名有所变化或附带重要特刊,或者编辑、出版、发行地址有所更换,则采取如下表述方式:《文艺阵地・文阵丛刊・文阵新辑(1938・湖北武汉、香港、广东广州、上海)》《抗战文艺(武汉特刊)(文协成立五周年纪念特刊)(文协成立七周年并庆祝第一届文艺节纪念特刊)(1938・湖北汉口、重庆、上海)》,从而给文学期刊一种类似“条形码”的识别标志,也就给读者判断文学期刊的真实具体“身份”提供了可信的依据,颇类似于公民的“身份证”,商品的“二维码”。

《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全书体例的创制,是该著科学性的重要标志,也是编著者处处为读者设想而设计成功的便捷查阅模式。该著开宗明义首先列举“说明”共14条,阐述该著包容范围、参考文献、提供帮助的单位和人员、编著时间及经历、全书检索体例、主要撰稿人的认知与区别范式、刊名认知与区别范式、文学期刊收录原则与根据、所收录文学期刊的内涵与外延、所收录图像及提供图像的单位与个体、对于该著编著贡献卓著的友人及单位、编著者对于使用者引用、批评、补正、纠错的真诚期待等――这就给关注该著的读者提供了整体的印象和使用的门径。正文分为“时间序列中的文学期刊信息”与“空间序列中的文学期刊信息”两大部类,前者按照文学期刊创刊的时间先后排列,后者按照文学期刊创刊的区域(分为国内诸省、市、区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特殊区域,国外各国家)排列。有关文学期刊的封面图像,即穿插在该刊的文字说明附近,努力营造“左图右史”的效果,力争帮助读者回到文学史、文学期刊史的发生现场。正文前列有刊名目录,注明该刊在该著的页码,正文后有笔画索引和音序索引两种刊名索引――这就给读者查找自己所需的文学期刊的条目及图像,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方式。因为读者的需求各不相同,总览全局与细查局部的读者,均可各取所需。为读者着想,设计科学、便捷的查阅方式,是编著者的出发点和归宿处。

       《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是学术界若干专家学者多年辛勤劳作的成果的集大成者,更是编著者几十年孜孜��不言放弃不畏艰难坚持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宏伟功业。从政府层面大力发扬这种治学精神,对于有效地抵制空疏浮躁、以论代史等风气,对于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认真的学风,应该是大有裨益之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