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四十年的问学之路上,我与山东师大始终连接在一起。我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时光是在这里度过的,我的教学、科研和编辑生涯也是在这里度过的,由此说来,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师大人。我从来没有感到师大相比于一些光环罩着的高校有什么逊色之处,相反,我总是怀揣感恩之心,把传承师大文脉当作我的历史使命,并在传承的过程中找到了人生自我价值实现的乐趣,这种无限的荣誉感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表现得分外明显。
2023年的教师节对我而言,的确是难忘的。在这个教师节来临之前,我再次得到了师大的青睐,被推选为两千多名师大人的代表,参加了山东省“齐鲁最美教师”和“教书育人楷模”评选活动,并且荣幸地获得了“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在走上领奖台时,我分外真切地感到,我是师大培养出来的、代表着师大人走上领奖台的一名普通师大人,我的背后有我念兹在兹的师大,有我感恩在心的师大老师!
1984年9月,我第一次真正地走进了我心目中向往已久的师大。这所学校不仅拥有庭院式的校园,而且还拥有诸多的大师,像章益、傅统先、田仲济、刘祚昌、安作璋等,便像天空中的星星,点缀着中国学术的天空。在中文系,从认识任课老师开始,我逐渐了解了师大的老师们,他们的名字已经铭刻在了我的心间,像中文系已经离开我们的田仲济、严薇青、庄维石、薛绥之、冯中一、高更生、朱德发、蒋心焕等优秀教师。他们把学术当作自己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我由此看到了把科研教学与自我生活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这迥异于以“活着”为目的的平凡人生。诚如朱德发先生在2016年出版的《现代中国文学新探》一书的自序中所写的那样:“这也许是封笔之作,然而若学术生命之火还不熄,咋办?或学术生命之火与自然生命之火同时熄灭,或在学术追求之途上突然跌倒,再无他求,这就是学者的宿命!”从老师们那里,我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那就是挣脱柴米油盐和功名利禄的羁绊,做一个把学术视为自己生命的人,做一个能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方面有所建树的人!
梦想非常美丽,但实现梦想的步履却极为艰难。在学术研究的起步阶段,我的文章尽管显得有些稚嫩,但我的硕士生导师蒋心焕先生依然给了我充分的肯定,这让我获得了继续走下去的信心;我的博士生导师朱德发先生,在为我描画了走出山东、走向全国的蓝图后,不断地为我取得的每一个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这让我坚定了耕耘好自己的学术园地的信念。在学术道路上,从当初的蹒跚学步到当下的艰难跋涉,我已经沐浴在学术的光芒中,并把学术视为自我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三十多年的执教生涯中,像我的老师指导我一样,我精心地指导着我的学生。面对学生同样稚嫩的文章,我总是找寻其闪光点,努力把他们迸发出来的学术火花引燃为燎原之势,让他们像我一样,由此确立起更有意义的人生。像三十年前我教过的函授生陈建华,在1994给我的明信片中写道:“您肯定忘了我,一个函授生。但是我忘不了您,您就如一盏明灯在夜里永远闪动。”最近,我无意间翻阅到了这张明信片,便萌发了了解这名学生近况的想法,经过一番找寻,终于找到了这名学生,他已经从中师的学生成长为大学的教授!这让我再次确认了我长期恪守的执教原则:学生恰如一棵树苗,他们都具有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潜质,我要满怀热情地呵护其顺势成长,而不是用所谓的“完美”标准来阻吓其稚嫩的学术萌芽——人生需要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学术同样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
教书育人的事业犹如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赛道,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我将像我的老师们一样,不仅满怀着创造的激情奔跑下去,而且还要怀揣对前辈学者的无限感恩之心,传承师大新时代的文脉,让自己的人生丰盈起来:对那些教过我的老师而言,我要做一个优等学生;对那些我教过的学生而言,我要做一个优秀教师!
编辑:刘 阳
终审:巩 固
原链接:http://www.qlshx.sdnu.edu.cn/info/10608/152104.htm李宗刚:怀揣感恩之心,传承师大文脉 ——获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