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程光炜:材料能否改变结论?


2023年07月30日 15:39  点击:[]

2023年7月29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360环球在线注册的程光炜老师做客360环球在线注册,做了一场题为《材料能否改变结论?》的讲座。讲座由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魏建老师主持,李宗刚、孙桂荣、祁春风、邢洋老师出席讲座,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参加。

讲座伊始,程光炜老师提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朱金顺等老一辈学者对于文献材料收集、整理等工作的重视,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一直有着“阐释压倒文献”的倾向,文献研究因此也相对滞后,而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文献研究也有了渐热趋势。但不同于中国现代文学领域里的文献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文献研究还欠缺材料基础,尚处在爬坡期,且距离当下时间较短,涉及较多人事纠纷,诸多是非难辨。

程光炜老师以新近发表的《1970回望1951——萧也牧人生两个不寻常的年头》(《文艺争鸣》,2023年05期)为例,讲述了萧也牧在50年代初期受到批判的重大历史语境,丁玲与萧也牧之间的私人交往,以及她在接替周扬成为中宣部文艺处处长后的工作策略。程光炜老师讲述了自己在通读过《文艺报》后,认为需要对目前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诸多结论重新思考,比如,学界对于“归来作家”的历史评判有着非常多的“同情”因素,但“同情”则不能作为评判标准;王蒙、张贤亮、邓友梅等作家被打成“右派”,并非只因写了某篇作品,而是有着更多个人及历史的动因,不可把某部作品的影响扩大;再以丁玲为例——作家们既有受难的历史,也有参与批判的历史,对于功过的比例,却较难把握。

程光炜老师认为很多时候,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很多材料难以改变历史结论,文献价值也可待商榷。面对历史材料,要能考虑到背后的历史语境,能对材料以级别、主次等方式进行分类。对于材料的鉴别,要考虑当事人的个人处境,与所经历政治运动的关系,需要结合各种复杂因素,寻找历史真相。程光炜老师个人判断——在政治运动中有着极端发言的历史人物,“无意者多,有意者少”,太多的人,其实身不由己。在整场讲座中,程光炜老师结合许多有意思的历史细节,丰富了大家对于历史的认知。

讲座结束,有同学提问了关于作家阅读史的问题,程光炜老师认为对于作家的口述史、创作谈要保持怀疑,因为作家们会有着不同说法。刑洋老师对于讲座中提到的结合史料等文献进行“猜想”,深表赞同;李宗刚老师则认为程光炜老师的学术路径是重返八十年代,由此又进入了“十七年”,回到历史现场,用思想烛照历史、昭示未来,能够把学术研究紧密结合当下社会;孙桂荣老师对于讲座中提及的“勿把单篇作品作为历史人物受难的全部动因”一说深有感触;最后,魏建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学习程光炜老师“摸材料”的研究方法。

撰稿:赵鑫鑫

审核:李宗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