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之家>>校友风采>>正文

袁宗愈(1989级本科)


2017年09月10日 19:00  点击:[]

12_12_0230.jpg


袁宗愈,又名袁宗玉,现为北京城市学院书法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70年生于山东平邑,199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3年―2009年从事教育工作,2009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攻读书法研究生,师从王元军,201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获文学硕士学位。袁宗愈楷书初学颜欧,终取钟繇之高古朴拙,隶书由工整的一类入手,后多取法《张迁碑》、《石门颂》以及西汉诸刻石,行书遍学二王、颜李、苏黄米等,又向吴昌硕、沙孟海等现代名家学习,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在《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发表论文十余篇。

  但凡在艺术这条道路上有所追求并能取得一些成就的艺术家,必然会经历一番非同寻常的漫长历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条古训也确切地道出了青年书法家袁宗愈的刻苦求艺之路。


12_12_0227.jpg


矢志学书

  少年时的袁宗愈还不知书法为何物,只是每逢春节会站在桌边拉着红纸条看祖父、父亲写春联,看得久了,竟觉得自己不会写大字反倒成了没面子的事。于是他下定决心瞅准机会到镇子的书店里买了平生的第一支毛笔,回家在废纸上大显了一回身手,但终因不得其门而作罢。

  高一时袁宗愈的笔迹潦草难认,为了高考又下决心练字,恰好“铁哥们儿”手头有一本字帖,便如获至宝,废寝忘食地描摹,以至于常常误了上课,遭到了老师的“酷刑”――打板子,不过这还是没能阻止住袁宗愈求书的欲望,以至于高考前夕,他的课桌上仍摆着颜体字帖呢!

  凭着一股子疯狂热情,袁宗愈开始从牙缝里省钱买字帖了。那时在一个山区的小镇上,很难见到好的字帖,最早见到的那本柳体因其瘦没入他的法眼,后来一本颜体的简单分解字帖却让他一见倾心――那种肥厚的笔画深深吸引了他,这也决定了他此后近30年里雄强厚重的学书方向。字帖依然是难题,不过袁宗愈从上海书画出版社、省城书店、浙江的元畅艺苑邮购了大量字帖,他像一块干涸的海绵一样不断地吸取着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手好字也帮助袁宗愈考入了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里的大量藏书,众多的书店,名家故居、文物店里的名家真迹,也为他练习书法提供了好的环境。大学毕业后袁宗愈回归故乡结婚生子,生活的琐碎并没能阻挡住袁宗愈学习的脚步,他曾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写字,也常在家里、办公室的水泥地板、墙壁上挥毫。2009年他终于在连考8年后进入了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城市学院担任书法教师。人贵有恒心,心不变,何难之有?开启了为学为艺的征程。


12_12_0228.jpg


书法之路

  袁宗愈学习书法是从颜体入手的,后来兼练欧体,读研后又在钟繇小楷上下了较大的功夫。所以他的楷书大小皆善,并试着在这三个书体上作着兼容的努力。在袁宗愈看来:自钟王以来近两千年,以至于当代林散之、沙孟海,历代书法大家,对于楷书的训练必不可少。于是2008年袁宗愈书写了《大楷孝经》六尺28屏,这一巨制曾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展出,并连同小楷《论语》长卷均由齐鲁美术馆收藏。十八大召开后,他用小楷书写的长近30米的长卷《十八大报告全文》,也由中央党校收藏。经过几年来的数十万字的小楷书写,袁宗愈下笔的熟练程度和力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以及质的飞跃。

  袁宗愈另一个擅长的书体是行书,他的行书主要学习王羲之和宋代书法家米芾,并受到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魏启后的影响。而沙孟海浑厚雄强、磅礴大气的书风,以及对宋代书家的极好融合,至今还深深影响着在书法之路上不断求索的袁宗愈。为了丰富笔法,袁宗愈也在篆隶书上下了很大功夫,《曹全碑》、《史晨碑》、《乙瑛碑》、《张迁碑》、《石门颂》,《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石鼓文》以及邓石如、吴昌硕的篆隶书都泛泛临过,也有不少收获,他的一些篆隶书作品厚重潇洒、自然别致,受到业界人士的认可。

  最近,袁宗愈又在榜书上大下功夫,其榜书作品结体严谨,造型别致,重骨力、求变化,用笔沉稳雄健,给人以凝重、遒劲、坚毅、泼辣之感,有其鲜明独特的笔法和别开生面的风格,得到了多位书法家的高度评价。

  袁宗愈的篆刻也值得一提。清代书印集于一身的名家不在少数,而袁宗愈刻印则是因当初求不到印而被迫下手,没想到一发而不可收,20多年下来,刻出了几千方,直到今日,仍有不少书家弃置名家印作而选用他的印呢!


12_12_0229.jpg


书外功夫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个道理用在书法上也是一样的。求学于中文系的袁宗愈自然深谙此道,于是他常常埋头于故纸堆中,不仅大量阅读了专业书籍,更用大量时间不停地阅读中外文史哲著作。参加工作后他仍然克服各种不利条件大量攻读古代名著,利用督促学生早读的时间背诵古代名著。与古人对话,成了日程的必修课,也极大地丰富了知识、提升了文化素养,这也为他书法的进步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爱书者往往都有异于常人的举动,袁宗愈也是如此:1996年的一次工作调动,袁宗愈得到了约为他两个月工资的公积金500元,他爱书心切,瞒着妻子从出版社邮购了《朱光潜全集》、《宗白华全集》各一套,在当时这样一个偏远的小县城,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却仍省钱买书,也是十分少见的。爱买书、爱读书,也让袁宗愈爱写“书”,读研的最后一年,他发表论文十几篇,而在他的博客里,更有多年来的诗文数百首,读来让人感触颇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初获成功的袁宗愈,在未来的征途上,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