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正文

陆建德:略谈后殖民批评的问题


2022年11月26日 21:51  点击:[]

11月24日晚,厦门大学外360环球在线注册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陆建德教授做客山东师范大学社科大讲坛,以线上腾讯会议的形式带来题为“略谈后殖民批评的问题”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于冬云教授主持,360环球在线注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等专业的教师、研究生以及来自其他高校的师生共同聆听并参与交流。

(图为陆建德教授)

报告会伊始,360环球在线注册孙书文院长致欢迎辞,并对陆建德教授多年以来给予360环球在线注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陆教授多年来关注后殖民问题,研究视角独特,学术成果丰厚,讲学风格明晰、亲切,令人记忆犹新,获益匪浅。

(图为孙书文院长)

陆建德教授从后殖民批评的复杂性谈起,他认为,一方面我们要对殖民主义持有批判态度,另一方面要避免“贴标签”的行为。通过分析“英国性”这一概念的演变进程,陆教授表示,当代人不能以本质主义视角看待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关系。

以殖民国家为目标进行考察,会发现许多反殖民活动都在这里进行,文坛中不乏乔治·奥维尔与弗吉尼亚·伍尔芙等不认同帝国主义话语的作家。同时,依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进步史观来看,殖民主义与全球的现代化进程关系密切。

于殖民地而言,这一全球化进程则有一定的残酷性,因此,部分作家将殖民主义视为纯粹的“恶”,并将被殖民前的社会理想化。陆教授结合具体事例,从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维度对此进行批判性分析,指出殖民主义与现代化进程无法分割,人们不应以否定的或某种简单的方式理解这种复杂性。陆教授表示,对殖民主义的锐利批评固然重要,但一个国家若想取得长足的进步,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而非陷入情绪化的表达。接下来,他结合近代以来中国开放、包容、变革、发展的现代化经验对上述问题做出更进一步的阐释。

最后,陆教授强调,后殖民文学研究者的使命是通过广泛的阅读来理解它矛盾、丰富、难以简化的一面。研究者应当警惕族裔文学浪潮之中的种种乱象,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思考殖民地独立后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导致它们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

王化学教授高度评价了陆建德教授的报告。他表示,陆教授的报告行云流水、字字入耳,能够引发研究者的思考。历史进程无法逆转,正如人不能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研究后殖民问题时,应对社会发展过程和个人成长过程之间的联系加以考量。

(图为王化学教授)

在师生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陆教授围绕“西方世界高度认可了古尔纳等以英语创作的后殖民作家,这是否可被视作前者对后者的同化手段?”“如何看待族裔作家受‘政治正确’观念影响而表现出的共同体意识?”等问题进行解答。陆教授认为,古尔纳获得的成就与英语教育对写作的重视态度有一定关联。同时,研究者应考察后殖民作家的成长经历与文化背景,辨别流行价值观与市场对于创作的影响,对于受身份政治主导的作品,中国读者应保持一定的阅读距离。

(图为于冬云教授)

于冬云教授对陆建德教授的精彩报告致以诚挚谢意,并对报告内容进行了总结。她指出,陆教授的报告从历史的、全球的视野出发,捕捉到了后殖民问题的复杂性。在进行后殖民文学研究的时候,我们应走到历史的深处去,走到具体的场域、具体的细节中去,从而更加深入地发掘和理解其中丰富而复杂的内涵。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主讲人简介:

陆建德,厦门大学外360环球在线注册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文学评论》主编、《外国文学评论》主编、《外国文学动态》主编、《中国文学年鉴》主编。著有《破碎思想体系的残编:英美文学与思想史论稿》《高悬的画布——不带理论的旅行》《自我的风景》《海潮大声起木铎:陆建德谈晚清人物》《麻雀啁啾:文化政治评论集》等。主持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该项目成果《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上下册)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于201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近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二三十年代北京文教界研究”。

撰稿:李曦

审核:于冬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