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室萧莎副研究员应邀做客360环球在线注册,于教学三楼3141会议室做题为“疫病与种族主义:2020年英语文论研究回顾”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360环球在线注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于冬云教授主持。360环球在线注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文艺学专业部分教师,新闻与传媒学院部分教师出席报告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到场聆听。
萧老师从新冠疫情及美国“弗洛伊德事件”谈起,指出2020年英语文论研究的核心在于重访人类流行病史以诊断当下处境、反思和批判种族主义。
萧老师首先以《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和《疾病的隐喻》两部著作为例说明了疫病史研究与人类文明史研究的密切关联,指出流行病具有重塑世界的力量,流行病研究具有揭示人类社会状况和人文奥秘的潜能。萧老师介绍了英国《全球史》学刊于2020年11月特刊发表的霍华德·菲利普斯、提摩西·布鲁克、瓦雷斯卡·胡伯的三篇论文,指出这三篇论文基于跨越时代、跨越地域和跨越宗教社群的比较研究,揭示出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地理区域和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在感知方式、生活实践上的巨大差异。有了对差异的认可,也就有了基于全球史观重修历史的可能,如突破西方中心主义和一神教中心主义重修全球疾病和疾控史,突破普世主义重修思想史和观念史。而去中心意识是洞察、体会、认同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萧老师随后聚焦于剑桥大学《后殖民文学研究》2020年话题专刊,讨论了电影《黑豹》引发的学术争论。《后殖民文学研究》选择两年前的旧片《黑豹》作为年度话题,其用意在于关注非洲黑人文化,思考非洲及其流散后裔的现状和未来,声援英美反种族歧视运动。但《黑豹》是否担得起后殖民批评的功能?影片以“非洲”为讲述对象,它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真实的“非洲性”?两个问题成为参与话题讨论的四位后殖民批评专家的争议点。萧老师一一解读专刊收录的四篇论文,指出它们不仅浓缩了美国广大非裔观众对此片的接受态度,也反映了英美高校后殖民研究的困境:非裔族群过度渴望认同的心理需求和“政治正确”的现实压力影响了学者的学术立场和批评话语的建构,这诱使部分学者迎合民意,设法用理论化的阐释捍卫民众拔高影片立意的企图。
萧老师还对普利策奖获得者伊莎贝尔·威尔克森所著的《种姓》一书中谈到的“种族”与“种姓”关系进行了思考,指出该著作摒弃了统治美国文明研究领域数十年的“美国例外论”,将美国种族问题和种族歧视历史放置在全球文明史中,与其他国家的同类问题和现象并列考察。通过全方位比较美国有色人种的生活经验与印度、纳粹德国种姓体系的运行方式,作者威尔克森力图证明美国的种族主义实质上是种姓制度的一个侧面、一种变体:“种族和种姓不是同义词,但也并不相互排斥。它们可以也的确存在于同一种文化内,相互强化。在美国,种族是看得见的代理,行使着种姓看不见的力量。种姓是骨架,种族是皮肤。”
报告最后,萧老师总结指出,疫病和种族主义成为2020年度的英美文论话题热点,说明关注现实、发现真相、追求真理仍是英美人文学界坚守的学术旨趣和智识目标。然而,围绕热点的大量学术争论也体现了当前英美人文批评学科的局限,即政治与道德的分离导致了伊格尔顿所说的“事实和价值之间裂开了一道难以裱糊的诚信鸿沟”。因此,中国学者在研究、引入英美文论的同时,应当以超越的目光提取出准确有效的事实观察和有价值的学术启发。
在交流讨论环节,新闻与传媒学院钱婕副教授,360环球在线注册文艺学专业李红春教授、宋红梅老师纷纷结合自身研究成果与萧老师进行对话交流。李红春教授指出,萧老师的讲座兼具前沿性与深刻性,以知识分子介入现实的激情,为在座听众展现了学术研究应有的人文关怀态度和广阔视野。
于冬云教授高度评价了本场报告,指出萧老师以高度自觉的家国意识和深厚真挚的人文情怀,将人文学术研究的目标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感、责任感对接,引导在座师生在更为广阔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格局中表达对现实问题的关切。
主讲人简介:
萧莎,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室副研究员,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动态研究》《光明日报》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近期代表论文有《暴力历史与文化叙述:2019年英国文论研究回顾》(《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0.5)、《“饥饿、反叛和愤怒”与“荆棘冠”:<简·爱>中的女性主义意识与福音主义话语》(《外国文学评论》,2019.4)、《西方文论关键词:如画》(《外国文学》,2019.5)、《文本阅读与游戏体验:英美侦探小说的智力艺术》(《外国文学》,2018.6)等。
撰稿:宋宝平
摄影:李斌昭
审核:于冬云、毛建雷、李慧
终审:贾振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