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正文

张威教授:以数字内容驱动的文科实验教学


2021年04月16日 14:34  点击:[]

4月15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副秘书长、文科领域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威教授应邀做客360环球在线注册,于教学三楼3247智慧教室作题为“以数字内容驱动的文科实验教学”的学术报告。本次学术报告由山东师范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刘庆刚主持,来自360环球在线注册、商学院、美术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教育学部、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心理学院等多个学院的教师到场聆听。

张威教授从四个方面对数字内容与文科实验教学进行了详尽而逻辑清晰的讲解。首先,张教授明确了数字化教学内容的范畴。数字内容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文本、图象、声音等内容,它可以存储在如光盘、硬盘等数字载体上,并通过网络等手段传播。数字内容之主要范畴,在于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数据运用信息技术加以数字化并整合应用于产品或服务。数字内容具有快捷性、高渗透性、自我膨胀性、边际效益递增、外部经济性和直接性的特点。

紧接着,张威教授通过列数据、举例子等方式,说明了数字内容在新文科建设中的意义,即为什么要建设数字化内容。第一,条件具备。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提供了足够的硬件基础和用户规模。根据2021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89亿,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42亿,而我国的网络技术也有了相当成熟的水平。第二,时代呼唤。客观环境在推动和倒逼我们更开放地拥抱数字内容。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人们更多地使用网络,学校也不得不开展数字教学。第三,发展趋势。作为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们的学生更习惯、也更依赖数字内容。第四,面向未来。数字化时代带来个很多亟待解决的社会新问题。比如大数据时代下人们的隐私安全、外卖平台对外卖配送员的算法压榨等。

然后,张威教授指出数字内容创作的方向。线上教学不等于教学和线上的简单相加,数字内容也不是数字化和内容的简单相加。要做好数字内容,就应当培养我们的互联网思维。一、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思维。得“草根”者得天下,不能自我欣赏,要提高用户参与感,用户体验至上。二、少即是多的简约思维。要定位专注,要以简约为美。三、超越用户预期的极致思维。抓准需求,做到自己能力的极限,服务就是生命。四、一个“微”、一个“快”的迭代思维。小处着眼,精益求精,快速迭代。五、流量思维。要尽力争取、锁定用户,适应并利用聚光灯。六、社交与众包的社会化思维。要利用好社会化媒体,学会和用户沟通和交流。七、快速创新和精准营销的大数据思维。即便是小产品也要有大数据,产品创新要精准到每个人。八、平台思维。平台就是生态圈,要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善于运用现有的平台。

最后,张威教授介绍了文科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的情况。近年来,文科类虚拟仿真项目申报和认定情况较为可观。目前可供参考的书目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与共享应用规范(试用版·2020)》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指南(2020年版)》两本,张教授重点介绍了前一本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为概述,“高校应该首先是为满足自身的教学需要来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实验项目的选择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应专业教学计划学分课程中的实验教学基本单元”。第二部分为实验设计,包括实验设计原则、仿真模型的建立与设计实现、实验场景呈现、实验过程设计。第三部分是教学设计,包括实验考核设计、实验记录与分析、实验报告、教学支持与服务。第四部分是技术标准,包括共享应用与用户体验、网络安全与知识产权、研发技术规范。张威教授强调,文科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应当坚持“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符合学校定位及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互动教学机制等基本原则;要强调实验教学的必要性,体现基本要求基础上的研究和探索,以综合设计型实验和研究探索型实验为主;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在可控的条件下重现知识发现的过程,在实际的环境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仿真模型要从客观系统或者对象出发,选择合适的层面和角度,抓住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或者次要因素;虚拟仿真实验是教学软件,必须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给予客观、真实、正确的评价,结果通常包括正确的、错误的、可以但不建议的三种操作行为,软件应该对这三种行为给出正确反应。

在交流互动环节,前来聆听报告的老师们积极地与张威教授讨论交流。张教授就“如何看待课程名称不具流量性”“申报虚拟仿真项目的具体审核流程”等问题作了耐心而详尽的解答。主持人刘庆刚处长感谢张威教授的到来,并对本次学术报告进行了简要总结。

张威教授不仅详细介绍了数字内容和文科实验教学的方方面面,而且还解答了老师们与此相关的各种疑问。他的报告内容新颖,条理清晰,极具启发性,使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本次学术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张威,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系教授。1980年生,1997年9月至2001年7月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获学士学位;2001年8月至2006年12月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物理系获博士学位;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数学系获硕士学位;2006年11月至2008年10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博士后。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2014年获北京市科技新星称号,2015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8年获青年长江学者称号。

撰稿:严敬文

摄影:严敬文

审核:张雨婷

终审:陈长书、李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