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下午,浙江工业大学人360环球在线注册教授、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浙江省特级专家肖瑞峰教授应邀来到360环球在线注册,于教学三楼3141作题为“苏轼诗中的西湖镜像”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360环球在线注册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薛泉教授主持,360环球在线注册李伟、王培峰、刘靖渊、魏青、刘英波等教师出席,中国古代文学等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到场聆听。
在西湖文学的历史长廊中,苏轼处于登峰造极的地位,其将西湖文学推向难以逾越的巅峰。在苏轼仕杭期间的西湖作品,并不局限于诗,而本次讲座以苏轼的诗为主要讲解对象,从西湖镜像的独特视角领悟苏轼,触摸其文化性格、体察其淑世情怀、捕捉其身世投影、领略其艺术功力。
第一部分主要关注苏轼描写西湖的视角。在苏轼笔下,其摄取西湖的镜像主要聚焦于湖畔人物与湖上景色。就人物而言,其笔下的人物主要有三类,一是清寂的高僧,以《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为例,就其景色描写可见“清”的特质,反映出苏轼旷达、诙谐、圆通的文化特性。二是高人隐士,以《书林逋诗后》为例,指出该诗着眼点在于“绝俗”,林逋“神清骨冷”的形象跃然纸上。三是苏轼本身,展现自我的真率、本色、超尘拔俗。以《湖上夜归》为例,表现作者在微醺的状态下,与州民相遇,把臂言欢的故事,显现了作者不失童趣的一面。
第二部分为苏轼对民生的关心。平等观念在苏轼西湖诗中随处可见,其淑世情怀促使其身怀改善民生的使命与责任。以《去杭州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为例,展现作者直面现实的勇气以及疏浚西湖的决心。苏轼对弱势群体极为关注与同情,甚至在登山临水时,撇开景物描写,将他们写入诗中,着重描写对贫困交加老人的担忧,以此经营结构,渗透诗人对民生的忧虑。乃至在纯粹的观景诗中,亦渗透着作者对为民造福的职责意识。如《八月事物日看潮五绝》,他并未赞赏弄潮儿的英勇无畏与身手不凡,而是流露出一种悲悯情怀,其关注点在于弄潮儿为生计所迫的情状,在观潮幻想之余表现试图施政的想法。
第三部分主要关注苏轼笔下西湖诗的阶段性嬗变。苏轼两度仕杭,熙宁四年至七年任杭州通判倅杭,元祐四年至六年任杭州知州守杭,前后间隔十五年,其间苏轼心境产生了鲜明的差异。前期在杭州共作诗三百三十六首,大部分为政治诗,此类诗甚至成为其锒铛入狱的罪证。后期诗作一百三十六首,数量减少的同时政治诗亦销声匿迹,多为描写西湖景色,可见其后期诗作有意识地与政治保持适度距离。后期守杭诗作,寄寓的身世之悲更为沉重,甚至更为清寒。另外,关注苏轼倅杭的咏花诗,除了莲花、桂花,较多的是牡丹,后对梅花亦是情有独钟,往往以梅花起兴,或将其作为背景抒情写意,掺和自我身世的怜伤。从其情辞凄婉的诗作中,可见作者并非总超脱通达,部分诗作表现出其畏风畏雨、亦惊亦惧的非理性、非正常状态,从侧面展现了苏轼作为凡人所存有的对政治风雨的恐慌,更证实在西湖守杭阶段,潜藏于诗中的身世之感。
第四部分主要关注苏轼描写西湖的卓绝技巧。从艺术角度看,苏轼的西湖诗作的创作水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主要表现为:腾挪多变,挥洒自如;想落天外,荡人神思;幽默诙谐,蕴含理趣。值得一提的是,苏轼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在随意挥洒的描写中,可见作者潜藏其内的匠心,展现了诗人出类拔萃的艺术功力。
随之,在师生提问、互动环节,2021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唐瑭联系苏轼在海南期间的诗作相,向肖教授请教苏轼在杭州与海南时旷达的关联。古代文学教研室李伟教授从西湖对苏轼的意义角度,向肖教授请教。肖教授均做了细致的回答。此外,谭洁教授、王培峰副教授,也就自己关心的问题,与肖教授进行深入的交流。最后,薛泉教授对本次座进行了总结与点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介绍:
肖瑞峰,浙江工业大学人360环球在线注册教授,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先后获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学术兼职有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已出版《日本汉诗发展史》《晚唐政治与文学》《中国古典诗歌在东瀛的衍生与流变研究》《刘禹锡诗论》《刘禹锡诗传》《刘禹锡新论》等多种学术专著,并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专题研究论文100余篇。先后获教育部及浙江省科研成果奖9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近年从事文学创作,以笔名“晓风”在《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当代》《十月》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中、长篇小说数十篇,多篇为《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转载。已出版中篇小说集《弦歌》《儒风》《静水》(合为“大学三部曲”)、长篇小说《回归》《湖山之间》、非虚构文学《青葱岁月的苔迹》等。
撰稿:王玉倩
摄影:王晨坤
审核:薛 泉